CNYD

Slider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

  6月26日出版的《辽宁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题为《沈阳远大不负嘱托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深耕“丝路” ,行“远”致“大”》的文章。

  文中浓墨重彩地介绍了自2013年以来,远大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创新作为行稳致远的利器,企业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仲夏时节,黄浦江畔,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直指苍穹,明亮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穿越万里,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航班起降、人潮涌动,一部部电梯运行不息……

  如今,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和电梯上,印着同样的标志——沈阳远大企业集团。

  远大,企如其名,从成立之初便将目标瞄准国际市场,不断壮大。从建材出口企业到玻璃幕墙领军企业,远大如今已是一家以智能建筑业、智能工业、新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大型企业集团。

  2013年8月30日,是远大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阳远大企业集团,详细了解建筑幕墙、电梯等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并对他们勇于走出去、抢占海外市场的做法表示赞许。

  “从那以后,我们更加坚定‘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并在国际市场不断深耕。”远大企业集团董事长康宝华表示。同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远大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

  多年来,远大企业集团牢记嘱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先后在全球设立45家分公司、21个代表处,共有百余家经销商,产品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达到590亿元。

  走出去只是第一步,要走得远还得靠产品、靠实力。

  在远大企业集团展示厅,远大智能工业集团博林特电梯国内销售技术副总经理王利军回想起当时见到总书记的一幕仍然心潮澎湃。他指着陈列台上的一排电梯曳引机说:“总书记来的时候我们只有前几个产品,后面两个产品还没研发成功。如今,我们的产品安全性更高、能耗更低、体积更小。”紧接着,王利军又指着通道两侧的轿厢说:“去年,远大推出全铝轿厢电梯,采用轻量化设计,较传统电梯重量轻400余公斤,可大幅降低电能损耗,市场前景可观。”

   创新,一直是远大行稳致远的利器。以电梯为例,远大组建了近200人的电梯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3%,同时推进多个研发项目。目前远大博林特电梯最快速度可达到每秒10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核心,质量和工艺是保障。

  远大厂区里,一座白色电梯试验塔格外瞩目。“试验塔高177米,内有11个试验井道,配备82台套电梯检测检验设备,可对二十一大类69种不同的电梯部件进行全方位质量测试。”王利军介绍,公司生产的所有电梯部件,都要在试验塔内进行严格测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无论是电梯还是玻璃幕墙,都已是较为成熟的市场。面对市场的相对饱和,我们也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为发展蓄力。”此刻,康宝华瞄准了内部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

  管好,前提在“实”。

  将每个岗位压实。在远大生产车间,班长对生产进度负责,对产品质量把关,显得格外重要。远大实行班长负责制,将任务落实到人头。通过这种扁平化管理,发挥基层的作用,将收入与效率挂钩,极大地提升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将每个数字压实。比起做大做强,康宝华更看重做精做优,他表示:“远大规模时产值200多亿元。但数字告诉我这里面有泡沫,必须挤出去。”从2015年,远大开始“缩表”,降低负债率。财务被分离出来,成为监督企业分配、纳税、管理的“第三方”。“挤出泡沫”后的远大更加“结实”,企业负债率降至43%。

  就在远大玻璃幕墙、电梯于全球市场不断深耕的同时,康宝华将目光再次投向未来。

  “这是当时向总书记展示的CAP1400核主泵变频系统,那时还只是样品,现在已批量生产,并安装在多家核电站的主机上。”远大科技新产业集团总裁闫凌宇指着一排巨大的铁柜说,“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市场价格下降了一半。这也是今后远大将投注更多精力的板块。”

  顺势而行、尽力而为,不断“上新”的沈阳远大正扬起风帆,走出新时代的“远大前程”。

  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9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句话早已落实为企业开拓创新,不断突破的动力。

  远大集团董事长康宝华曾表示:“每当想起习总书记视察远大时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鼓励我们奋斗、奋进、向前!”。站在发展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全体远大人在集团领导下始终默默工作、默默奋斗,用思进之心、实干之行结出的硕果向总书记报喜,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献礼!